流水账-俗人的生活

我今天中午又去gym跑了3miles,昨天也去游了45分钟泳,最近两个星期,只要上班,我中午都去了gym。今天我回办公室的路上,忽然觉得浑身特别有劲儿,平时那种不情愿一扫而空,还暗暗庆幸自己像很多爱生活爱健康的人一样,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其实这个习惯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

事实是,并不是我变成了勤快人,只是人在一种体制下被虐待久了,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所谓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饮食习惯,等等,都是一种自己创造的体制,用来约束自己虐待自己的方式,很多时候是不情愿的把自己的生活控制在一条固定的路线上,形成惯性之后,就欣然接受,不再反抗。工作也是一样,从每天上班的不情愿,痛恨自己无所作为,缺乏创新,到渐渐的进入一种麻木的状态,每天不自觉的就把车开到办公室了,稀里糊涂的就在电脑前面坐一天。

今天下午,我们隔壁的curator来找我聊中国现代艺术家的事情,随便聊了几句,她就批评我,说你怎么这么落后,新近艺术领域发生的事情都不知道,也不感兴趣。我心里想,您还是做研究工作的,我做办公室行政工作,早已经变成了食人间烟火的凡人了。其实人间烟火,虽然是无奈而盲目的惯性生活,但是并不坏,即容易下咽,又物美价廉。所谓的阳春白雪,偶尔的思想火花,艺术家们的离奇想法,都是解构主义理论提倡的反抗社会的核心,也就是,人不能被习惯和传统束缚,不能在惯性的驱使之下随波逐流,对强势力不能言听计从。

经历了一年三个月的惯性生活,我发现我已经从容平静的实现了向大俗人的过渡。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1 Comment

What I Love about China

在場所有的人都可以跟他們拍照,所以我就湊個熱鬧,原來總理也就是個擺設

“Looking back on a very busy and productive tour, two moments in Shanghai stand out in my mind. First, Laureen and I visited what’s called the Yu Market in Shanghai, and stopped in at a shop long specializing in varieties of tea. Later, from the privacy of our hotel room, we were able to step outside at a very high elevation and take in a good view of the city’s enormous and futuristic skyline.

I was struck by the contrast between those two thing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super modern. It is one of the many signs of China’s richness, its magnificent cultural heritage and its vast future potential.”

这是Stephen Harper在参加我们学院的活动上面讲的一番话,不管外界有多少对他的反对,他曾经对中国有多么不友善,这番话虽然也一定是他手下哪一位代笔的,但是我都觉得他说的挺好,挺真诚,也再次激起我的爱国热情。虽然国内现在的民愤积怨很深,社会问题比比皆是,贫富差距大,社会保障体系欠缺,但是往好的方面想,正像Stephen Harper说的,中国是富有的。

我记得上次去日本回来最深的体会就是,觉得日本文化的魅力在于它广泛的接纳包容,内涵丰富多元,东西融会贯通,古老与现代并存。我一直哈美国,也是因为美国虽然历史不长,但却异常的丰富:从早期的欧洲文化深入的影响,到20世纪早期开始的世界文化艺术的中心的转移,20世纪中期思想文化艺术经济的并行发展,到60年代以后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无数次反抗和维权。当然还有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最爱的,就是商品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奢侈品的发展走向巅峰,把人类对美,对文化,对物质的需求最完美的结合。

中国也有很多有魅力的地方,Harper所描绘的enormous and futuristic skyline绝对不输给纽约,东京,巴黎或者伦敦;故乡的小胡同也还有小胡同的风貌,卖茶的,卖糖葫芦,卖油炸糕还都在;休闲生活也照样选择颇丰,吃饭,喝酒,洗澡,到按摩脚,好些传统也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写书的,拍电视剧的,办画展的,演话剧的,唱戏的,中国的文化产业从低俗到高雅,发展的势头不亚于Hollywood。

相比中国美国日本欧洲这些有魅力的地方,加拿大就是一个缺少性格,更没有什么魅力的国家。就像人一样,有些人有故事,阅历广,就积淀成了浓厚的人格魅力,跟这样的人相处,被他们的经历感染,一定从中受益。有人说加拿大的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然环境美,生活宁静,也像一种人,简单平淡真实,但品来无味,没什么可以借鉴。我经常感慨,一个城市的文化魅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学习成长的很重要的机会。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文化生活严重匮乏的Edmonton,这种对美,对城市性格魅力,文化的富有,历史的积淀的饥渴,是不能满足的。

但回到中国,现实也远非完美。我们暂且不谈看不起病的老人,上不起学的山区儿童,李刚的儿子,汪小菲的女人,等等,  中国这几十年里疯狂的追赶别人的脚步,在尖锐的矛盾中,铆足了劲儿前进的时候,忽略了太多也牺牲了太多。从高楼大厦,高档会所,灯红酒绿的夜晚,跟世界任何metropolitan centre都已经接轨的商品社会繁荣,到故乡小胡同,翻开的历史故事书,本山重建的大舞台,蔡国强点燃的火药,于丹的讲坛,范曾的墨宝,等等⋯⋯只是,当我们身临其中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它的魅力还是嘈杂?能不能还像Harper这样一个外人那样,去体验今天的中国?如果历史留给我们的和全球发展带给我们的,是今天文化上的财富,我们可不可以用心去感受它的魅力,而不是带着怨气和压抑。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4 Comments

小小米

我有一个从很普通的disney store买的叫mickey mini的小玩具,我给他起的名字,叫小小米,他有一个女朋友,是只白色的hello kitty,我给她起名叫小猫猫咪咪。他们的故事跟disney,hello kitty一点都没有关系,他们会一起聊天,一起上学,一起买糖吃,这些都是我编的。

曾经我所有的玩具熊,玩具狗,玩具米老鼠都有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的故事。

而现在,我还有一堆熊熊和狗狗坐在二楼的沙发上,可是他们却真的是死的,目光呆滞的玩具而已,不再会说话,不再有故事。

这样生活其实挺没意思的。

忽然开心,忽然伤感,我真是个太多情的人啊。

Posted in The Questioning Way | 3 Comments

收集好看的东东

我的专业是:艺术史及视觉文化研究,一直觉得视觉文化这个词很有意思,人类靠图形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历史可以追诉到很久以前,我们这个年代的文化更是体验空前的视觉冲击。色彩,线条,精致的手工,还有大自然创造的天然美:木材的纹理,牛皮的香味,丝绸的闪硕,把这些因素完美的结合,就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视觉文化。

我觉得自己是个对视觉特别敏感的人,从一个精致的包包,到一个小小明信片,一张照片,一双鞋子,每天都在努力的发现着美。很早以前就有这个想法,想把这些美的瞬间整理到一起收藏好,建造一个我自己的collection of beauty,自己的视觉文化体系。

Posted in The Visual Way | Leave a comment

Identity Crisis

经常跟比较拽文的人讨论:文化到底是什么?怎么样去定义一个群体的文化?社会,民族,政党,国家,这些都是arbitrary的概念,可以给人以行为和地域上的规划,但完全不足以定义一群人的文化。那么如果文化不容易定义,一个人的identity就更加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中文对应词,就暂且叫他是自我定义吧),自我定义就更难了。来到加拿大这么多年,经常听到identity crisis这个词,其实回想过去,自己也经历过无数,但是忽然在最近,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有了突破,我想大概是因为自己已经度过了identity crisis的阶段,真正的明白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的自我定义是什么。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名字,中国很多人认为,名字要吉利,所以要去酿名斋,但也有传统的说法,名字就是代号,所以叫个狗剩子,二柱子什么的,可以区分就行了。《超生游击队里》的孩子叫海南岛,吐鲁番,只是父母用来纪念了他们孩子的出生地。不管是图个吉利,还是一个代号,名字多数时候并不能反映中国人的identity。但是在加拿大,名字就有讲究了,特别是对于少数人种。
 
我的英文名字叫 Jingjing Zheng, 那么别人一看名字,不用见到我,就知道这个大陆来的移民;如果我改叫 Mary Zheng, 那人家可能猜是大陆移民改用了英文名,或者也可能是大陆移民后代;如果我叫Mary Cheng (我这个last name不太适合举例,比如Liu/Lau, Liang/Leung更明显), 那么我就是香港,澳门,早期广东一带,或者东南亚华裔移民,说明我可能已经在加拿大比较established;那么如果我叫Jingjing Smith, 我就是一个嫁给了本地老外的大陆移民,隐含之意,作为一个外来人,我已经融入了这个社会;如果我叫Mary Smith, 就没有人能够从名字上看出我的identity了,本来是visible minority, 但是至少在名字上invisible.
 
举这个例子想解释identity crisis的含义和感受,当一个人失去了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说文化太抽象,但是历史,语言的归属感是真实存在的(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y, 1991),他会觉得很失落,很缺乏安全感。想要被新的群体认同,于是就要去尝试改变自己,找寻新的归属感,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否定和抛弃自己的原始自我定义,进而盲目投靠新的群体。比如我曾经痛改我的东北口音,希望说一口台湾腔,让自己显得更洋气点;我也曾经使用过英文名申请工作,至少在简历上隐藏自己的不同;说英文就更是非常努力的磨练自己,幻想能操一口地道的加拿大口音。但是与此同时,我却在没有受到新群体的强制影响之下,自动自觉地喜欢上了艺术,电影,西餐,欧洲的历史和美国的现代文明,在这些群体当中,我很舒服的很自在的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虽然他们不懂中文,没吃过猪肉炖粉条。
 
其实这些都是identity crisis, 在经历了这些否定自我,批判自我,局促恐慌的寻找新位置的彷徨之后,我忽然觉得,我的东北口音是那么的强悍有力,我的蹩脚英文也有深厚的语言功底的支撑(甚至包括中文的),我有那么多独特的经历和丰富的故事等待与人分享,于是我安心的找到了一个家,a place inbetween,忽然感受到一种从未有的开朗。
Posted in The Questioning Way | 3 Comments

承受苦难的能力

想写这个话题是因为在健身房里跑步,汗流到眼睛里弄到几乎睁不开,然后就忽然问自己,这么累还能坚持,人到底可以承受怎样的苦难?心灵上的,肉体上的,苦难到底是让我们更勇敢,更坚强,还是变的服输,屈服?

Eat,Pray,Love是用这么一个故事开始的:女主角的朋友是一位心理辅导老师,她在即将面对那些从战争,暴力,家破人亡的无尽苦难中逃出来的难民们时,不知道怎样帮助他们,因为她自己并没有类似的经历,但当她真的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所讲的故事竟然是:“我在逃难的时候遇到一个男人,我很爱他,但是他没有跟我来到这里,我很想他,怎么办?”《活着》里面福贵失去所有的财富和亲人以后,跟一头老黄牛相依为命,依然顽强的活着。也许我们承受苦难的能力真的是无限的,就算有万般的艰辛,我们仍然顽强的活着,去憧憬未来。或许死亡更恐怖,所以就算备受折磨,我们依然选择活着,还是心里有怎么样的动力和向往,让我们面对苦难反倒更勇敢呢?

外国人喜欢讲人权,我觉得是好的,我理解的的人权的概念就是人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不需要承受来自于外界的身体上,心灵上,精神上的伤害和侵犯。比如我朝文革时候,很多人精神上受到摧残,这就是侵犯人权,就是苦难;比如战争时期,受伤的士兵,逃难的百姓,甚至亲眼目睹那些残暴的场景,都是不堪忍受的精神上肉体上的伤害;即使是抵抗顽疾,勇斗歹徒,从灾害中逃生,这些苦难不需要经历,就算替当事人想一想都会流泪的,但身处那些环境里的人们,却顽强的坚持下来,是什么样的动力呢?

肉体上,比起我们的父辈,我们这些所谓的80后并没有吃过太多苦,但从留学生变成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我们经历了很多精神上的苦难,但现在回头去看,我却已经不记得是怎么样的动力,支撑我走到今天的,也许是人与人,包括亲人,恋人,朋友之间的相互依存吧,那么说到底,还是因为爱。

Posted in The Critical Way | 4 Comments

2010的夏天

 

即使忙碌的脚步再快,也总有那一些没事吟着诗,满怀踌躇的一群人。这群人给四季交替赋予特别的意义,把每一个季节都写成了矫情的故事,比如春天的恋爱,冬天里的圣洁,秋天的感伤,夏天的烦躁而热情。我忽然也有一种冲动,矫情一下,记录一下我这个夏天,没有烦躁或热情,就像艾德蒙顿今年的天气一样,很凉快,很宁静。

艾德蒙顿的夏天很短暂,昨天又一场雨,今天出门就直打寒战。眼看夏天就要走了,说不清楚是一种什么感受,原来我有的时候真的是一个满怀踌躇的人。 

一般贴图都是,最后一张是亮点,我这个也不例外,只希望牺牲我的色相,能留驻生活里的每一抹阳光。  

 

    

 

 

 

     

 

 

 

  

 

Posted in The Visual Way | 7 Comments

思想的堕落

自从答辩完,我就彻底堕落了。要发表的论文,老师已经发给我快一个月了,终于在她的威逼之下,我决定今晚上不睡也要改完。当然主要我考虑我4,50岁时候万一混的很惨,要去读博,还要找她做reference,不然我这个早已停止工作的大脑就会坚决抵抗,不跟她合作了。
好的是,因为修改这篇东西,我的脑子才稍微活动了一下,想起来要更新一下space,发表一下近日的感想。

我承认,我根本不是搞学术的料,每天不读书,不想问题,洗衣做饭收拾房子,我还挺乐的。晚上睡觉之前看一集非诚勿扰之类的无脑电视,倒在床上想明天早上起来吃啥,流着哈喇子就睡着了,每天7点50出门上班,办公室坐在电脑前发呆,要么网上购物,下班回家做饭洗碗,吃个牛排乐的屁滇屁滇,经常掰着手指算每月能有几个road trip,什么时候能出国旅游。

这样日复一日,我就朝着我最羡慕的兔兔狗的生活状态发展了。

小狗狗游Lake Louise, June 2010

Posted in The Way Life is | 4 Comments

A Beautiful Wedding in Lake Louise


Jingjing Phoebe Moraine Lake no-filter

更多照片,请访问Flickr album

虽然很累,不过婚礼很美,我们也异常激动和开心。做为backup photographer加伴娘的我,虽然没机会照太多照片,但是还是很荣幸的捕捉了一些美好的瞬间,等我继续努力整理,稍候送上。

Posted in The Visual Way | 7 Comments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说今天的主题要先从“非诚勿扰”说起,祖国的任何一个文化现象我是当然都不会错过的,当然我觉得这个节目特殊好的原因是,跟一般的reality tv类型的节目相比,虽然表面是在相亲,但是实际上是在讲述一个个浓缩的人生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比焦点访谈好看,因为讲得都是普通人的故事,特别投我热衷研究社会人文的喜好。
 
说回正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再次出动我的心弦,是因为听到了昨天上节目的一个上海某大学的英语系讲师,比较文学的博士,32岁的大龄男青年,用这句话结束了自我介绍。其实这句话,也是我的人生目标,只是在商品社会的硝烟里,在少小离家的苦闷中,我曾经迷失过方向。
 
当然读书要有闲,行路要有钱,能做到两者皆宜是不那么容易的事情,还有除了这两条,再补充一点:人总是社会的人,要读书行路,也要与人分享,受人肯定,得到尊重。如果三条加上,那就是完美人生了。还有我是研究历史的,如果能有个机器猫小叮当带路就锦上添花了。想到这些,就心情明朗了很多。
 
希望可以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环游世界,天天吃肉。
 
Posted in The Questioning Way | 10 Comments